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 寒凉为阴温热阳。
热渴多属阳盛病, 清热泻火宜寒凉。
形寒肢冷为阴症, 投以温热助真阳。
熟知四气阴阳理, 临床才能正方向。
注:药物存在着四种属性,分寒、凉与温、热。当临床使用时,一般情况是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也是我们治疗学中的“正治”法,涉及到治疗方向是否正确。当然对“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则要辨别准确,不适于用此法治疗。
五味歌
酸味能收又能敛, 甘甜补益又和缓。
苦泻燥湿又能坚, 辛辣行散发肌表。
咸则能下又软坚, 淡能渗利功偏袒。
五味分别入五脏, 应和四气一同谈。
注:中药有五味,即“酸、甘、苦、辛、咸”。凡酸味者,多具备收敛功能;甘甜者具有缓中补益的功效;味苦多能泻下、燥湿;辛味具有能行能散和达肌表功能;咸味则能使药效作用于下部,并能软坚散结;味淡者有渗利之功效。另外,五味还能入五脏,如: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
摘自张德蕴主编《新编辨证用药歌诀》 2011年 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
四气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是依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石膏、黄连、栀子等能治疗热性病,表明这些药物具有寒凉性质。反之,附子、干姜等能治疗寒性病,也就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温热性质。所以,一般说来,寒性、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温性、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的作用。
五味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
1、辛味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有的具香气,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肾壮阳,适用于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如荆芥、紫苏、陈皮、木香、当归、郁金、韭菜子、蛇床子、菟丝于等。
2、甘味口尝味甜,能调和脾胃、补益气血、缓急止痛,适用于机体虚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挛痛,并能调和药性,如甘草、党参、熟地、饴糖、黄精、枸杞子等。
3、酸(涩)味具收敛、固涩作用,适用于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尿频失禁、遗精带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龙骨、牡蛎、山茱萸、赤石指、禹余粮、罂粟壳、桑蝶蛸、覆盆子、芡实、莲子、金樱子、陈棕炭、仙鹤取等。
4、苦味能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适用于热症,湿热症、痈肿疮疡、喘咳、呕恶等症,如山栀、大黄、黄连、苦参、杏仁、厚朴等。
5、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阳,适用于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肝阳头痛眩晕,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苁蓉、羚羊角、石决明等。
本文地址:https://www.919941.com/zy/701.html 本文已被百度收录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静月山人博客”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