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拉肚子中医辩证类型(附十个民间经验方)/*
小儿腹泻拉肚子中医辩证类型(附十个民间经验方)
  • 首页 > 健康人生 > 中医堂 > 正文
  • 作者:静月山人
  • 2021年6月9日 18:48 星期三
  • 浏览:3626 次
  • 字号:  
  • 评论:0 条
  • 字数:3434 个
  • 显示:1200px 1360px 1600px
  • 关灯  编辑

  • 4.jpg


    腹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是儿科常见病。好发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以夏秋最多。孩子一旦发生腹泻,必然影响生长发育。那么,为什么孩子这么容易腹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例子:

    患儿妈妈说孩子快2岁了,前天给他吃的东西有点杂,有豆腐、酸奶、西瓜等,到了晚上孩子就呕吐不止,连喝水都吐,接着就开始腹泻。年轻的父母吓坏了,赶紧带着孩子来了医院。


    对于家长来说,小儿腹泻难免让人头痛,临床中严重的小儿腹泻可能持续几十天。摄入的食物营养无法得到充分吸收,小儿容易消瘦,更为重要的是,腹泻的侵袭还容易引起小儿抵抗力低下,其他疾病容易乘虚而入。


    586e8d354626414ab6319accd6016128.jpg


    那为什么小孩子这么容易腹泻呢?

    导致小儿腹泻原因很多,但在中医看来,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伤食、感受外部不利环境或脾胃虚弱所致。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


    4.jpg

    伤食易腹泻

    《素问··痹论》说:“饮食自洁,脾胃乃伤。”吃太多食物对成人脾胃伤害都很大,更何况是脏腑娇嫩的小孩子。小儿腹泻功能发育还不够完善,如果家长不懂得科学喂养,或饮食稍有改变,比如,对添加的辅食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或过多生冷寒凉的食物等,都会使脾胃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导致脾胃无法消化食物,没有消化完的食物一股脑地涌入大肠,从而引发腹泻。像开头案例中的腹泻患儿正是由于饮食过杂,又有寒凉食物导致。

    治疗主方:消食化积,理气隆逆。

    常用药:焦山楂、焦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木香、苍术、鸡内金加减。



    5.jpg


    感受外部不利因素引起腹泻

    小儿脏腑极为娇嫩,气血也不够充实,所以难以适应四季寒暑温凉的变化,尤其是季节交替之际,气温变化较大且没有规律,孩子容易受此影响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比如,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秋天早晚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以引起小儿腹泻。

    另外,孩子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稍有污染,也可能引起腹泻。还有,孩子因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能引起腹泻。

    治疗主方: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常用药:藿香、防风、苏叶、半夏、苍术、陈皮、茯苓、甘草、大枣加减。



    6.jpg

    脾胃虚弱易腹泻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由于水分停留在肠内而发生的。那水分为什么会停留在肠内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脾胃虚弱。我们知道,脾脏特别讨厌寒与湿,所以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负责把水湿运化出去。可是一旦小儿脾气不足,脾脏无法正常运化这些水湿了,那水湿就只能滞留在体内了,进而形成腹泻。

    治疗主方: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常用药: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薏苡仁、陈皮、砂仁等加减。

    脾胃是小儿后天发育的根基,脾胃强则身体壮,脾胃弱则身体弱,别让腹泻影响小儿的身体发育。






    (一)常证

    1.湿热泻

    证候 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臭秽,或见少许黏液,时作,食欲不振,或伴有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 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

    证候 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有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 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 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

    证候 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痛,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砉实,指纹滞。

    治法 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 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

    证候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治法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5.脾肾阳虚泻

    证候 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白而虚浮,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治法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二)变证

    1.气阴两虚

    证候 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精神萎靡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方药 人参乌梅汤加减。

    2.阴竭阳脱

    证候 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治法 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 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

     2.jpg

    小儿拉肚子腹泻(静月山人---10种民间经验方法整理)

    1,拉肚子,痢疾厉害,用空心菜的根锤烂取汁,加适量第二次的洗米水,一点冰糖。一般两次就好了。


    2,大点的孩子,把蒜烧熟,吃一到2头,特管用。

    3,小孩子拉肚子,就用鳖盖熬水喝,我儿子小时候拉的都脱水,大医院小诊所都看过,也输液就是止不住,,实在没办法了,就到街上挨个问人家,有个大娘的方法很管用。

    4,(小儿积食腹泻 发烧)用米炒焦了烧水喝,期间不能吃油性的东西,包括牛奶。(母乳的话妈妈多喝一点)

    5,煮二个鸡蛋取出蛋黄,用油煎出黄油(也就是蛋黄油),千万别煎糊,别放盐,给小孩吃鸡蛋黄!这是一个农村老人告诉我们的。

    6,大蒜在微波炉打1分钟在火上烤焦吃。小孩把微波炉打熟烤焦的蒜打成泥喂。

    或、料姜石粉,炒后加三分之一量的参苓白术散拌匀,每天1—2小勺,水冲服。腹泻、肠炎、慢性结肠炎。


    7,生姜切片泡醋,早晨吃,千万不要晚上吃。经常心腹泻。补充益生菌。

    8,石榴皮煮水喝拉肚子

    --------------------------------
    09,腹泻散

    肉桂末0.5g 白胡椒0.5g
    【方药组成】肉桂末、白胡椒等量
    【制用方法】上药和匀,放脐内,外用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
    【功效】温阳健脾,和中止泻。
    【适应病症】消化不良性腹泻,寒证腹痛。
    【方解】本方治脾胃虚寒或寒食内积,中州阻滞,升降失调的腹泻腹痛。肉桂具有祛寒健脾,升阳消食,能促进多种消化液分泌,可调节肠内菌群。白胡椒行气散寒止痛,起升清降浊,渣液分道,脾运胃健,腑气通顺,腹泻腹痛自止。
    【临床应用】无论大人小儿无菌性腹泻、腹胀、腹痛,饮食欠佳的单纯性肠胃功能不良症,均有良好效果。
    【注意事项】如属细菌性或暴泻暴吐之急性肠胃炎无效。
    【典型病例】金某,女,3岁,近2年纳呆,遂腹泻,1日6~7次,泻水样灰白色物,脐内用腹泻散,2小时后其母亲闻小儿腹鸣声,过半天腹泻停止,1次告愈。

    -----------------------------
    10,马齿苋可以治拉肚子,如果你拉肚子跟阿尿一样的,看哈路边有没有桑树叶,生嚼一片叶子即口,或者紫苏叶,即使冬天估了结了籽揪一棵籽生嚼,或者路边的益母草叶子生嚼一片,益母草叶子相当苦,一般人有点怕,我这都是自己亲自尝试的,我有一次吃热干面,在店里拉一上午肚子,我受不了,就在店后面有一块空地长了紫苏,我就试倒揪了一棵枯籽吃下去,立马止了,后来有两次,一次我正好釆了益母草,当时想紫苏能治,益母草应该也行,强行咽了一片叶子,立刻止了,就是苦 ,好苦,再有一次在服装厂上班,也是过完早拉肚子,我看到厂里有一棵桑树叶,立马生嚼一片叶子,好了,叶子不苦,马齿苋一般的人能用,我姆妈拉痢疾用马齿苋煎水喝治好了(但是不能过量食用哦)




    更多搜索: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温馨提示:民间偏方秘方仅用于中医爱好者研究学习,未经专业人员指导切勿乱用!
    博主简介:少林寺习武3年,中医世家,对玄学有一定的研究。在线人数:31人
    需要相关资料请加博主微信
    中医玄学交流加微信:hbxt998
    3
    微信分享提示:①点击右上角的【∶】,②再点击【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让精彩传递!
    《伤寒论》疾病72种常用经方和最有名的10个经方
    医圣张仲景的三个建中汤,调理脾胃虚寒个个经典
    二维码加载中...
    本文作者:静月山人     文章标题: 小儿腹泻拉肚子中医辩证类型(附十个民间经验方)
    本文地址:https://www.919941.com/zy/870.html 本文已被百度收录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静月山人博客”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昵称  邮箱
    
    返回顶部返回首页首页  中医大宝库  易医资源  捐赠支持   
    站长:静月山人微信 hbxt998  鄂ICP备1601237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