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破一切积聚良方:十六味流气饮(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风寒湿邪外侵,气毒湿毒)/*
《医宗金鉴》破一切积聚良方:十六味流气饮(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风寒湿邪外侵,气毒湿毒)
  • 首页 > 健康人生 > 中医堂 > 正文
  • 作者:静月山人
  • 2021年7月15日 17:56 星期四
  • 浏览:12340 次
  • 字号:  
  • 评论:0 条
  • 字数:7229 个
  • 显示:1200px 1360px 1600px
  • 关灯  编辑

  • 点击查看原图

    十六味流气饮,出自清代医书《医宗金鉴》。

    所治有以下几个特色:

    肿块皮色不变,结肿作痛。(腹中积块、甲状腺肿、乳腺增生、息肉,囊肿等有此类表现)

    疮疡脓肿。(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髂窝部脓肿等)

    遍身肿胀。(关节肿,水肿等)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为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风寒湿邪外侵,气毒湿毒,甚至还有不太为人熟悉的流注等。

    比如肝气郁结愤恚发怒,可引起肝气郁结。表现为胁痛、胸闷、脘胀等症。

    血液瘀滞有形之物阻塞络脉,以血结不行,甚至离经叛道,为害广泛,内涉脏腑,外涉肌肤,旁及四肢,如腹中积块、甲状腺肿、乳腺增生、息肉,囊肿等。

    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致气血运行不畅,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灼热等。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

    湿毒,既有湿也有毒。湿化热后易凝炼湿气为痰浊,包块。湿气加上毒,便是湿所生成的痰液包块已在体内积聚,不能有效排出,形成毒害。全身各部位都可能受其侵扰。如水肿等。

    气毒,

    气是无所不至的,气中都有了毒素,可见通行困难。更由于肺主气,呼吸系统的肺气肿等,也为气毒所致。

    流注是什么呢?

    流动注入,为全身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之深处,且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等。

    由上粗粗一列,能看出十六味流气饮确实是一个不说包罗万病也是治几十种病的方子,涉及到与肿块肿胀作痛相关的增生,甲状腺肿,囊肿,息肉,脓肿,关节肿等多种病症。

    治疗的办法,方名已说的很清楚,需流气,让气机畅通起来。

    无论肝气郁结,血液瘀滞,还是风寒湿邪,气毒湿毒流注,但凡气机一畅,生机自来,邪气无处藏身。所以这个气还有正气之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邪只能逃之夭夭。

    要做到流通正气,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与正气的关系不得不说。

    1、肾为生气之根

    肾封藏肾精,精充则气足。若肾失封藏,精耗则气衰。

    2、脾胃为生气之源

    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为水谷之气,通过肺胃的运转,布散全身脏腑经脉,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故称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呼与吸,呼出浊气,吸入清气,保证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同时,肺将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生成宗气。若肺主气的功能失常,则清气吸入减少,宗气生成不足,导致一身之气衰少。

    另外,中医还有肝为生气之本,心为生气之海的说法。

    肝藏血,主调气,肝升肺降,气机才能正常流转,若其郁滞,气机便难行。所以是生气之本。

    心为君主之官,心海若蓝天,若气机紊乱不畅,便是海潮乱涌,涉生海啸之嫌。

    你看,要想一身正气充盈,气机调畅,便是心肝脾肺肾都要关照,各种结节增生囊肿都要消解,需要的便是一团大气,故而十六味流气药用药16味,才显磅薄。

    组成:

    川芎、当归、白芍、防风、人参、木香、黄耆、官桂、桔梗、白芷、槟榔、厚朴、乌药、甘草、紫苏叶、枳壳各9g。

    各药大多在心肝脾胃肾有主战场,在其它战场也有兼顾。精英从来不是只扫门前雪,还需带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

    临床有载:

    1,曾一妇女,其人全身各处肿且痛,梅核状结核数十个。每年春夏之间,其中5-7个破溃流出脓血,继则排出腐绵状之物,疮根随之脱落。来年其它处破溃之旧根脱落,新根核渐次生出。
    如此之病状已持续20余年,其间历经内、外科诸方治疗无效。余诊之,此病因气血之郁而生,宜用十六味流气饮。服方200余贴,次年未生新核,旧核亦渐渐消散。

    2.乳腺肿瘤:患者38岁,女。4-5年.前因生气右乳房酸痛。诊察,右乳房有大梅干状之肿瘤,与周围组织不粘连,皮肤亦无凹陷、疼痛和压痛。其他无特殊变化。给予十六味流气饮15日量,分5次投药,肿瘤完全消退。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

    乳岩之病,大都生于郁气。盖肝主怒,其性条达,郁而不舒,则曲其挺然之质,乳头属厥阴经,其气与痰,时为积累,故成结核,兹以风药从其性,气药行其滞,参,耆、归、芍以补气血,官桂血药以和血脉。附注疮科流气饮(《外科发挥》卷五)、流气饮(《痘疹心法》卷十二)、消毒流气饮(《杏苑》卷七)。

    主要活跃于肾的精英有:

    官桂,补元阳,暖脾胃,治一切风气。

    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二药相配,行气散寒、温经止痛。可用于脾肾虚寒的腹痛、小腹冷痛等症。

    主要活跃于脾胃的精英有:

    槟榔消积降气,行水。

    厚朴不仅活跃于脾胃,还活跃于肺与大肠,燥湿消痰,下气除胀。

    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胸胁气滞,胀满疼痛,痰饮内停均可用。

    木香辛香走窜,可升可降。入脾肝胃经,脾主升,胃主降,肝主疏泄,从而调畅气机,行一切滞气并止痛。

    四味均辛散苦燥降泄温通,不仅调畅气机,还可去湿毒,祛风活血化淤。

    主要活跃于肺的精英有:

    白芷不仅归胃、大肠经,同样还活跃于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以上均为理气药,官桂乌药槟榔厚朴枳壳沉降,白芷苏叶升散,木香上窜下行,共同让气机流动起来,在升降中冲开包块积滞。让身体倍感舒适,像被春天的和风吹。

    主要活跃于肝的精英有:

    当归不仅活跃于肝心经,还活跃于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川穹不仅活跃于肝胆经,还活跃于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肌瘤腹痛,胸胁刺痛。

    白芍柔肝缓脾止痛,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均可用。

    肝藏血,故三味亦是补血祖方四物汤的主要成份,正是血为气之母,血足气才足。同时,川穹之用,也是紧扣方子的中心思想:流气,为血中气药,活血化瘀更胜于补血。

    既攻又补,就像既花钱又挣钱,才会让粮库不空。故而人参、黄芪神助攻并补一身正气。

    人参大补五脏,黄芪补气固表,两位大补气机。

    防风,解表祛风。还可搜肝之邪气,助生气之本气机流传,祛体内邪风。就像一个小区的门卫,对外阻坏人,对内护安全。

    最后一味甘草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样样行,肺脾胃经到处当和事佬,助气机流转。

    多药共用,性味偏温,正是温通气机,正气不虚,邪不可犯。最终打败各种身体多余出来的增生息肉,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肿痛。甚至顽固性皮肤病、痈疽,甚至泪囊炎,疝气,外伤后疼痛,肩周痛等。

    十六味药水煎服便可,一付药可作三四次之量。





    破一切积聚良方《十六味流气饮》治息肉参考:济生乌梅丸

    《十六味气流饮》对结节、囊肿、增生、肌瘤、息肉等全身包括乃至肿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淋巴结核、乳腺结节、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骨质增生、喉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肠息肉、子宫肌瘤…结节、囊肿、增生、肌瘤、息肉等等,这些肿块,身体多出来的肉,中医一律称之为积聚,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瘀血长年累月凝聚成的结果。一旦出现气滞,气不流动了,就会形成瘀血,就会形成痰湿,气滞加瘀血加痰湿相互包裹,从无到有,在身体某一个地方安营扎寨,越来越大,越来越硬,最后形成各种包块。

    《十六味流气饮》:木香10克、桂枝10克、桔梗10克、青皮10克、槟榔10克、厚朴10克、乌药10克、紫苏10克、枳壳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芍药10克、黄芪2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

    散气的药用了很多,木香、桂枝、紫苏、槟榔、乌药、陈皮都是散气的,把凝聚在一起的邪气疏散开来。然后用防风防止外面的邪气进来,同时把身体里面的邪风,主要是肝风驱散掉。

    降气的药就有厚朴、枳壳。

    补气的药。人参、黄芪来补充正气

    补血三药:当归、白芍、川芎。补血的川芎也是血中气药,活血化瘀更胜于补血。补血的其实就只当归与白芍。

    甘草调和诸药,同时补中益气,保护一下脾胃。

    十六味流气饮是破一切积聚的方子,只要身体长包块的,无论是结节还是囊肿还是增生还是肌瘤,大可放胆一试,尤其是对肝胆系统长包块的效果更佳,因为肝主一身气机,调气就是调肝。这个方子里面很多的理气药都是入肝的,肝囊肿,脂肪肝,肝内血管瘤,胆囊息肉都可以用。一天一剂,一般先服用二十一天,二十一天如果没有一点效果就不用服用了。

    服药期间唯一的禁忌就是:不生气!戒冷饮!十六味流气饮,古往今来有很多版本,最经典的版本是这样的:

    木香10克 桂枝10克 桔梗10克 青皮10克 槟榔10克 厚朴10克 乌药10克 紫苏10克 枳壳10克 防风10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芍药10克 黄芪20克 人参10克,甘草10克。

    ★《十六味流气饮》出自《万病回春》

    [方药]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10g 桂枝10g 党参10g 苏叶10g 桔梗10g 白芷6g 黄芪6g 木香6g 乌药6g 厚朴10g 枳壳10g 槟榔6g 防风6g 甘草6g (酌情可加水700毫升左右)

    (笔者经历)患者病症:乳腺症、甲状腺肿。献曝语:笔者学中医初期,即遇到妻子的一位四十岁邱姓女同事,胸之左右两乳房内,皆长出一个硬性物,一边大如核桃,一边略小些,并无疼痛。经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良性,动员患者动手术切除。患者求笔者诊治,与此方,后知服此方20余剂后,又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两边瘤子均已明显变小。但动员她进行切除为佳。患者本以为手术将乳房内的瘤子取出即是。谁知除将两乳房切除外,亦将乳房周边的大片肌肉切除,患者追悔莫及。又有住在附近生一女儿的王姓青年妇女,自言乳房内生一长形硬块。笔者令其服此方10剂。后知服后硬块消去痊愈。以后皆用此方治愈乳房病人。医界珠玉:

    1、矢数道明氏云:“16味流气饮,虽能用于乳癌及其类似症、乳腺症、乳腺纤维症等乳腺生硬块者;亦可用于难定病名之顽固性肿瘤、痈疽等。但对真正恶性乳癌,则治愈率极低。“

    2、大冢敬节氏治乳腺症云:“患者38岁妇女,已有4个孩子。四、五年前因生气右乳痠痛,就近请医师诊治,说不是乳癌,便一如往常不放在心上。近来感觉硬块似略有增大,在某大学医院外科诊治,谓乳腺症将可能变癌,应做手术为好。诊之,右乳房有梅干大之肿瘤,与周围组织不粘连,皮肤亦无凹陷、疼痛和压痛,其他则无明显变化。于是,给与十六味流气饮15日量,并告诉患者,若服后硬块略有缩小,可连服此方二、三个月,不做手术。若服完15日量后,完全无变化,请做手术。手术前,考虑到剂量可能太小,将15日的剂量,分作五日去服,肿瘤完全消退而痊愈”。又治甲状腺肿又云:“患者为40岁妇女,5年前曾患百日咳,以后右甲状腺肿。因无大的痛苦,一切事项仍然照旧,进食容易作呛,痰易咯出,咽部无任何感觉。因不愿意手术而来诊治。诊之,右甲状腺触及如丹波栗大肿物,无压痛。小腹略膨满,但月经正常,大便每日一行。余用十六味流气饮,约一个月,显着缩小。在暂时停药期间,由于社会纠纷生气,又有肿胀。于是又用此方而缩小”。又治一例云:“51岁肥胖妇女,主诉巴塞杜氏病而来院。甲状腺果然左右皆大。其大则右如鸡卵,左如拳头,皆无巴塞杜氏病之症候,余诊为甲状腺肿,所以与十六味流气饮。服药七日后来院,知其效果显着。共服25个七日量,计175日,左侧完全治愈,右侧见好,仍有少许硬块。由于一时停药又略肿,再服两个月基本治愈而停药”。

    3、矢数道明氏治甲状腺肿云:“60岁妇女,1973年12月初诊。此患者在6年前因心脏神经症来院,曾服药治愈。此次患病起于两个月前,右甲状腺逐渐肿大,触之坚硬而大如鸡卵。营养面色一般,食欲、二便正常,生育3次,血压正常。诊为无名肿物,而与十六味流气饮。余认为此甲状腺肿为良性,服药后逐渐减小,两个月后完全消失”。又治头部淋巴结肿云:“62岁妇女,1969年4月22日初诊。自去年9月出现颈部淋巴结肿,消瘦,体重由62公斤减至47公斤。此患者鼻塞,有大量黄涕流出。营养一般,颜面略赤。曾在某大学医院外科诊治,经各种治疗无效。而给与抗变态药物,亦无效。来院后,初与散肿溃坚汤,服一个月毫无疗效。于是改用十六味流气饮。服药两个月,即7月1日来院时,原在颈部两旁硬如栗子般的淋巴结肿已消除干净。医院得知,甚为惊奇,认为变态反应药物,服之不见效果,今所见奇效,不可思议。总之,已治愈,满11个月而停药,其后未见再发”。

    4、矢数道明氏总结自己及各家对此方的应用为:本方主要用于乳腺症、乳癌及其类似症、甲状腺肿、颈部淋巴结肿、顽固性皮肤病、痈疽等;亦可用于慢性眼疾生翳疼痛,即结膜、角膜水泡,由眼与鼻出脓之泪囊炎,虚弱者之疝气,气郁症、打扑后疼痛、鞭挞症、50岁后的肩膀痛。

    任之堂《十六味流气饮》医案:

    这个病人50岁,肚脐下按下去有个碗口大的肿块。

    老师前两天给她开了方,她吃两剂后来复诊,说,吃后大便顺畅很多,以前老是黏糊糊的下不来。老师问,睡得还好吧?那妇人说,以前睡觉时老会肠鸣,这两天却是不会了。

    老师说,你大便要天天保持通畅。那妇人说,是不是通畅就好了。

    老师说,你这便不单是要通畅,大便还要大块大块地排。

    效不更方,老师叫我继续守方,用十六味流气饮,加大黄、附子、鸡矢藤、穿破石,由于药味偏多,所以加入姜枣调和。

    老师说,还记得十六味流气饮吗?我说,记得,这么好的方子,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啊!况且老师常用的枳壳、桔梗、木香都包含在里面。方歌就这两句。

    三物二陈苏芪防,

    槟枳乌桔青木香。

    开方如下:白芍20克,川芎15克,当归18克,黄芪5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槟榔15克,枳壳15克,乌药15克,桔梗15克,青皮10克,木香20克,苏叶10克,防风10克,大黄30克,附子30克,鸡矢藤40克,穿破石50克,生姜30克,大枣五枚。2剂。

    《伤寒论》说:“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这也是十六味流气饮的立方依据。

    老师说,以前这病人不是用清热泻火的药,就是服用暖宫温中的药,我们给她换换思路,理理她的气,看看吧。

    老师这里特别加入大黄、附子,寒温并用,加强大黄涤荡之功。久病难治的病人,经常服药,胃肠动力极差,不用大黄推荡不出,大黄用过量也会伤到胃肠,导致肠蠕动无力。这时,大黄加附子,一个推荡,一个温通,不正符合大肠一收一缩往下排泄的功能,这就是“顺其性,养其真”。这大黄顺大肠降下之性,附子养大肠温通的真元。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2★《秘传十六味流气饮》出处:《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配方组成:人参、当归、官桂5分,川芎1钱,防风1钱,白芷1钱,桔梗1钱,黄耆1钱,炙草1钱,厚朴1钱,木香1钱,白芍药1钱,大腹皮1钱,乌药1钱,枳壳1钱,苏叶1钱。

    十六味流气饮主治: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风寒湿邪外侵,气血不和,结成肿块,皮色不变者;无名恶肿痈疽等证;奶岩;流注及一切恚怒气结肿作痛,或漫肿木闷无头;气毒湿毒,流注遍身攻肿。

    用法:每服6钱,以酒调下,服药后饮酒以助药力。不饮酒者,木香汤代之,米饮亦可。

    化裁:不退热,加茯苓、白术、地黄;不进饮食,加香附、砂仁;疼痛,加乳香、没药;水不干,加知母、贝母;疮不穿,加皂角刺;大便闭,加大黄、枳壳;咳嗽,加陈皮、枳壳、半夏、杏仁、生姜;小便闭,加麦门冬、车前子、木通、滑石、灯草;瘰疬,加羌活、夏枯草、连翘、青皮、柴胡、黄芩。

    附注:方中人参、当归用量原缺。

    ★六和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苍术150克,藁本、白芷、羌活、川芎、甘草 (炙)各30克,细辛9克。

    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混合。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三片,葱白10厘米,煎100毫升,温服,不拘时。伤风鼻塞,只用葱茶调下。

    功效主治: 发汗解表,化蚀辟秽。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

    方论 :方用苍术芳香辟秽,祛寒燥湿,发汗解表为君;藁本、白芷、细辛解表散寒,祛湿止痛为臣;羌活、川芎疏风通络,活血止痛为佐;甘草甘缓和中,姜、葱辛温透邪为使。诸药相合,共奏发汗解表,化浊辟秽之功。

    ★五劳七伤【太和汤散】

    功效主治:风消,五劳七伤。

    【组成配方】: 前胡(去芦头)、枇杷叶(拭去毛)、鳖甲(醋炙)、白茯苓(去黑皮)、桔梗(去芦头,炒)、白芷、五味子、白术、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夏(汤洗,去滑)、京三棱(煨 锉)、藿香(去梗)、防风(去叉)各一两、人参三分、柴胡(去苗)半两、桂(去粗皮)一两半、桑白皮(锉)、当归(切,焙)、芍药、枳壳(去瓤,麸炒)、牡丹皮、甘草(炙,锉)、知母(焙)、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各半两

    【用法用量煎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出处《圣济总录》卷十三)

    风消:指由胃风引起的消谷善饥,燥火所致的消渴。心痹是原发病,风消是继发病。




    更多搜索: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温馨提示:民间偏方秘方仅用于中医爱好者研究学习,未经专业人员指导切勿乱用!
    博主简介:少林寺习武3年,中医世家,对玄学有一定的研究。在线人数:32人
    需要相关资料请加博主微信
    中医玄学交流加微信:hbxt998
    26
    微信分享提示:①点击右上角的【∶】,②再点击【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让精彩传递!
    《伤寒论》中药剂量解读一两等于几克?
    著名经方之“小柴胡汤”医案精选
    二维码加载中...
    本文作者:静月山人     文章标题: 《医宗金鉴》破一切积聚良方:十六味流气饮(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风寒湿邪外侵,气毒湿毒)
    本文地址:https://www.919941.com/zy/898.html 本文已被百度收录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静月山人博客”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昵称  邮箱
    
    返回顶部返回首页首页  中医大宝库  易医资源  捐赠支持   
    站长:静月山人微信 hbxt998  鄂ICP备1601237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