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经方之方证提要(1)/*
常用经方之方证提要(1)
  • 首页 > 正文
  • 作者:静月山人
  • 2025年6月4日 15:14 星期三
  • 浏览:267 次
  • 字号:  
  • 评论:0 条
  • 字数:2062 个
  • 显示:1200px 1360px 1600px
  • 关灯  编辑

  • 1无汗而咳嗽、无汗而发热(麻黄)+面色青灰,痰鸣声、流清水鼻涕,舌苔白水滑(半夏、干姜、细辛)=小青龙汤。

    2舌苔白水滑+腹泻=苓桂术甘汤。

    3心中烦躁、尿黄、苔黄,脉数(黄连)+胃脘满闷(半夏)+食欲不振、面色晦暗无光、疲劳乏力,大便稀溏(干姜)=半夏泻心汤。

    4胸腹撑胀满闷,有气塞感,嗳气频繁,反酸严重:半夏厚朴汤。

    5心律不齐+水舌(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面水滑腻)=苓桂术甘汤。

    6眼底出血,视物模糊不清(眩、冒)+水舌=五苓散。

    7瘀舌(舌紫暗、舌下瘀):桂枝茯苓丸。

    8急性泪腺炎案:

    无汗而头痛、无汗而眼痛,脉浮紧(麻黄)+大量眼泪、大便稀溏、水舌(半夏、干姜、细辛)+局部灼热感,巩膜充血红赤,心中烦(石膏)=小青龙加石膏汤。

    9淋巴结肿大疼痛:连翘。

    10生活压力大,经常心情郁闷,胁部塞堵胀满,脉弦(四逆散)+心烦、焦虑、口苦(黄芩、连翘、栀子)+胃脘塞堵胀满,纳呆,时时恶心(半夏厚朴汤)=解郁汤+除烦汤。解忧郁、抗焦虑。

    11头蒙、头晕、头痛(冒)+面部浮肿、时出汗(水汗)、水舌=苓桂术甘汤。

    12恶寒(风)+发热+汗出=桂枝汤。

    13间歇发热2年,时轻时重,体温37.2°,脉弦细(柴胡)+口苦、咽干、心烦、失眠(黄芩)+干呕(半夏、生姜)+精神不振(人参、大枣、甘草)=小柴胡汤。

    14头昏、头晕(冒)+关节困重,口不渴,大便稀、日2次+水舌=泽泻汤。

    15头痛+伤寒史、无汗而头痛、无汗而鼻塞鼻涕、无汗而恶寒(麻黄)=葛根汤或麻黄汤。

    16头痛+干呕+水舌=吴茱萸汤。

    17汗出而头痛、脉浮=桂枝汤。

    18头昏、头蒙(冒)+水舌=泽泻汤。

    19头痛+恶心干呕+水舌=吴茱萸汤。

    20严重失眠+时感周身寒热交替发作,关脉弦,时有心慌心悸+水舌(焦虑症)=柴龙牡。

    21失眠+阵阵烦热、手心发热、阵阵汗出,口干舌燥,时觉心烦焦虑,尿黄,舌暗红,舌尖红,舌苔黄,高血压=黄连解毒汤。

    22舌下瘀=桂枝茯苓丸。

    23无汗而头痛+伤寒史、脉浮弦紧+血压高=麻黄汤+川芎。

    24无汗而咳嗽、无汗而发热(麻黄)+喉中痰鸣,舌体淡嫩,舌苔白腻,双肺干湿啰音(半夏、干姜、细辛)+阵阵烦躁哭闹,指纹紫红,大便干(石膏)=小青龙加石膏汤。

    25高热(体温39°)+汗出、烦躁、口渴饮水多,指纹紫红,舌苔薄黄(石膏)=白虎加人参汤。

    26不完全性肠梗阻+腹胀、腹痛,大便难解数天+脐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腹胀严重,肛门排出少量气体,但无大便+查体:脐周及脐下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按之腹满痛,腹肌紧张、抵抗,充实有力,拒按不甚;无扪及包块、硬结;无腹水征;肠鸣音活跃,一分8次(大黄腹)=大承气汤。

    27疾病阵发性发作、脉沉弦(柴胡)+恶心干呕=小柴胡汤。

    28眩晕+汗出多(水汗)、双踝关节轻度水肿+水舌=苓桂术甘汤。

    29头痛+水舌=吴茱萸汤。

    30体格壮实,背肌厚密结实,颈肩背腰僵硬、痉挛、疼痛=葛根汤。

    31眩晕+(脉弦+口苦、咽干)=小柴胡汤。

    32心烦、焦虑、失眠,头昏沉晕,口渴,胸膈烦闷,舌暗红,舌尖红,舌苔黄,脉滑数(焦虑症)=栀子豉汤。

    33头晕+水舌=苓桂术甘汤。

    34头晕、头蒙、头重、耳鸣+水舌=五苓散。

    35颈项僵硬疼痛(芍药证)、右胁胀痛、脉沉弦有力(四逆散)+口苦、咽干、心烦、尿黄、便干,舌苔黄,时出汗(黄芩、连翘、栀子)+嗳气多(半夏厚朴汤)=解郁汤+除烦汤。

    36头沉重、昏蒙、晕痛+水舌=泽泻汤。

    37半身出汗、脉弦细、发热(柴胡)+口苦、咽干、舌尖红、脉数(黄芩)+恶心(半夏、生姜)+精神萎靡(人参、大枣、甘草)=小柴胡汤。

    38汗出而发热、汗后怕冷=桂枝汤。

    39汗出而头痛=桂枝汤。

    40汗出而四肢关节困痛=桂枝汤。

    41头晕晕沉沉(冒)+水舌=泽泻汤。

    42心烦、焦虑、口干、口苦、舌苔黄=黄连、黄芩。

    43食后胃中胀满(胃动力障碍):半夏厚朴汤+炒枳壳。

    44腹泻+精神不振,神疲乏力,腹中胀满,肠鸣,食欲不旺+水舌、脉搏沉细=附子理中汤。

    45五更泻+精神不旺,食欲不旺,神疲乏力,困倦懒动,畏寒怕冷;脉搏沉弱、尺脉不足;口不干渴+水舌=附子理中汤。

    46心律失常,频发心悸、胸闷,严重时卧起不安(龙牡)+大便稀溏、水舌=龙牡+苓桂术甘汤。

    47乏困懒动,食欲不旺,时出虚汗,畏寒怕冷,口中和,舌淡暗(附子)=四逆汤。

    48五官窍道病(柴胡)+心烦、口苦(黄芩)+时时干呕(半夏、生姜)=小柴胡汤。

    49头晕、头蒙、头胀、头重,晕晕乎乎、昏昏沉沉或耳鸣、耳胀闷感、听力减退(冒)+水舌=苓桂术甘汤+泽泻汤。

    50恶风、发热、汗出而身痛、脉浮=桂枝汤。


    更多搜索: 本文无需标签!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温馨提示:民间偏方秘方仅用于中医爱好者研究学习,未经专业人员指导切勿乱用!
    博主简介:少林寺习武3年,中医世家,对玄学有一定的研究。在线人数:31人
    需要相关资料请加博主微信
    中医玄学交流加微信:hbxt998
    0
    微信分享提示:①点击右上角的【∶】,②再点击【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让精彩传递!
    暖肾助火汤、早泄秘方
    常见中医养生方,身体响叮当
    二维码加载中...
    本文作者:静月山人     文章标题: 常用经方之方证提要(1)
    本文地址:https://www.919941.com/944.html 本文已被百度收录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静月山人博客”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昵称  邮箱
    
    返回顶部返回首页首页  中医大宝库  易医资源  捐赠支持   
    站长:静月山人微信 hbxt998  鄂ICP备16012371号-3